本网讯 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紫洁 报道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动我校“大思政课”改革建设,2025年6月9日,南昌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青年教师林心雨与音乐舞蹈学院尹佳、杨悦铭、陈珂等教师,在学校红馆报告厅共同呈现了一堂别开生面的 “思政+艺术”特色思政课。
课程以我校原创歌曲《家乡有座红军桥》开场,尹佳、杨悦铭两位老师现场深情演绎,以动人旋律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同时,结合瑞金武阳桥图片展示及“村民拆门板架桥”的史实讲解,自然引入课程主题。在互动环节,通过“歌声联想画面”“红军桥故事分享”“诗词朗诵”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从歌词“送新衣、送军粮”中感悟“十送红军”的深厚军民情,进一步强化历史认知。
据授课教师林心雨介绍,课程创作团队紧扣“精神丰碑”主线,构建了“历史溯源——精神解码——当代实践”的三维教学框架。在历史维度,选取湘江战役、遵义会议、飞夺泸定桥等重大历史事件,结合陈树湘断肠明志、22名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等细节,生动诠释长征精神内涵;在现实维度,联动科技、扶贫、抗疫等领域案例,将抽象的长征精神转化为可感知的当代实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课程深度融入本土化元素,邀请本校音乐舞蹈学院陈珂老师以瑞金叶坪“红军桥” 故事为蓝本创作《家乡有座红军桥》,用 “青石栏板刻岁月,桥下流水唱新歌”的歌词搭建起历史与现实的桥梁。
课程还整合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历史素材包含遵义会议决议节选、长征路线图等珍贵文献;视觉资源呈现了泸定桥铁索、夹金山雪景等震撼实景图片;影像资料则精选了电影《血战湘江》片段、电视剧《长征》之“飞夺泸定桥”片段、长征组歌《过雪山草地》以及我校“重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路”思政教育实践活动的纪实视频。课堂尾声,全体师生集体朗诵毛主席诗词《七律・长征》,情感再次得到升华。教学中配合航天青年、扶贫青年等时代群像照片的展示,将长征精神的传承最终落脚于青年一代的责任担当,有效实现了从认知到行动的价值引导。
此次 “思政+艺术”特色思政课,通过艺术赋能思政、历史对接现实的创新设计,让长征精神从抽象的历史符号转化为可感知、可践行的精神力量,为思政教育注入了新活力,赢得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纷纷表示要模仿、借鉴。
上一页:马院积极探索“双师同堂” 赋能大思政课 |
下一页:师生同台共释强国码 赋能思政理论课 |
南昌职业大学 版权所有 赣ICP备15004836号-1